【搜狐汽车·E电园】厦门自2009年成为首批“十城千辆”试点城市以来,连续出台多项鼓励政策,协调财政、土地、电网等各方资源,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,不断完善充换电配套设施建设。目前,全市已登记新能源汽车近万辆,初步建成覆盖岛内外的充换电服务网络。按照《厦门市“十三五”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》规划,到2020年,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0000辆。厦门公共领域电动汽车推广总数位居福建全省首位,明确提出新增或更换的出租车均为新能源汽车。
自2016年开始,北汽新能源联合奥动、上海电巴,在北京、厦门、兰州、广州四个城市,总计投放超过3,500辆换电出租车。其中,在厦门投放换电出租车近500辆,投运4座换电站,建设中4座;到2017年底,预计将建成8~10座换电站,初步完成岛内换电服务网络覆盖。
充分满足出租车高强度使用需求
厦门出租车实行“双班制”,人歇车不歇,运营强度大。北汽新能源大数据显示,厦门绝大多数换电版出租车每天的行驶里程在500~600公里,与当前厦门广泛使用的双燃料出租车相当,高于充电版纯电动出租车400多公里的日运营里程。其中,单日行驶里程最长的记录为,一天换电3次,行驶900公里;两年累计行驶里程,最高已超过33万公里,车辆及电池性能表现优越。
为出租车司机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
与双燃料出租车相比,换电出租车司机单班月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,双班增收达到了4000元。据了解,有些司机开换电出租车,月收入已经过万。
对于纯电动出租车,厦门司机有一个认识转变的过程。2015年年底,刚在厦门推广新能源汽车时,很多司机对新能源车型缺乏了解,说掉腿毛、辐射等,甚至有点妖魔化。而两年来的运营证明,北汽新能源纯电动出租车安全可靠,电池性能基本上没有衰减,能为司机创造更多的收益。现在,很多司机都抢着要来开换电出租车,意愿非常强。
换电站运营健康可持续
1)换电设施利用率高
日换电次数平均290次,最高达到331次;每日补电量近8000度电,而单个换电站理论上日补电量上限为11088度,相当于实现了70%~80%的产能利用。
2)单站服务能力强
单站每天的服务能力在80辆出租车以上,每天补电续航达到4万公里以上(每度电可行驶约5公里),每月120万公里。
3)能够实现盈利
福建省为了良性发展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,决定降低建桩的一次性补贴,改为长期的低电价运营补贴,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。对向电网经营企业直接报装接电的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站用电,暂免收基本电费、不执行峰谷分时电价,电度电价按当地大工业目录电度电价减半执行,降低了换电站的运营成本。
换电站的运营成本,包括建站成本、电池成本、电力设施、用电、地租和人工等。根据厦门换电站目前的运营情况,成本摊销压力不大,盈利并非难事。福建省的电价优惠政策,为厦门换电出租车的成功运营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,值得全国借鉴。
4)换电站运营效率尚可提升
由于现在厦门的换电站网络尚未实现100%覆盖,司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里程焦虑,加上换电运营商为了避免出租车司机在交接班高峰期集中换电、造成排队,采用了打包价策略,司机每天换电次数不限,有时顺路就把电池换了,因此换电时电池余电较高,平均约为40%,影响单次换电的补电效率。如果网络覆盖进一步完善,司机就可以在余电20%以下再来换电,那么,换电站的效率可以再提升20%以上。
对于换电运营商而言,仍需探索新的运营模式,不断提高运营效率。
换电站盈利与否,是换电模式能否推而广之的关键所在。厦门换电站通过合作建站、利益分成,实现了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,为换电模式在全国的推广提供了有效借鉴。要实现换电运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,换电运营商的资源整合能力是重中之重。随着政策的完善,未来还可以探索“车电分离”的新模式。
“擎天柱计划”换出一片蓝天
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出行的需求,北汽新能源联合各方,缔结“卫蓝生态联盟”,实施“擎天柱计划”。这项计划旨在通过换电和电池再利用技术,将新能源汽车、动力电池、换电站、光伏发电进行深度融合,构建集约、智慧、便捷的绿色出行生态,实现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能源资源高效利用,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。擎天柱计划联合整车、光伏、储能、电池、车辆运营等合作伙伴,整合上下游产业链,获取更大市场及发展空间,为绿色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到2022年,“擎天柱计划”预计总投资100亿元,在全国超过100个城市,建成3000座光储换电站,投放换电车辆50万台,梯次储能电池利用超过5Gwh。